2025全民信息素养教育公益大讲堂 提升信息素养·助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讲座安排:

一、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陈燕方 中国人民大学
讲座时间:3月1日10: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陈燕方,管理学博士,副研究馆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学科支持部副主任,长期负责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兼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健康信息学专委会委员,北京高教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分会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国内外核心期刊/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3篇SCI,5篇EI,18篇CSSCI,其中7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编专著一部,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内容简介
学术论文写作不仅是研究成果的展示,更是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重要桥梁。此次讲座将带您深入探索学术论文的写作与投稿实践,涵盖选题策略、写作技巧以及投稿与修回的全流程。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写作规范,帮助您清晰地界定研究问题、科学地组织论证、规范地进行文献引用。期待与您共同探索学术写作的广阔天地!
二、DeepSeek与学术研究
谢亚南 东北师范大学
讲座时间:3月5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谢亚南,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美国CALA会员、欧洲信息素养协会会员。高等教育出版社培训课教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大时代教育培训教师。有10余年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教学经验,担任博硕研究生文献检索、文献阅读、AI学术素养等相关课程。参编教材2本,获得2013年国家留学生精品课,2019年CHED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长期从事人文社科类研究人员的课题咨询工作。多次受邀在全国各类学术平台上讲授AI赋能科研讲座。
内容简介
DeepSeek关联的AI小工具
DeepSeek助研小案例
三、AI在学术写作中的边界与伦理
郭劲赤 华东师范大学
讲座时间:3月12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郭劲赤,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信息检索、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教学,主讲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文献调研与信息检索”在线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出版专著《学术搜索:从入门到精通》,参编国家标准一部,发表SSCI论文4篇,担任SSCI期刊审稿人。
内容简介
AI在学术写作中有哪些优势?
AI在学术写作中有哪些使用边界?
如何在学术写作中合理、合规、合伦理地使用AI?
本讲座从学术写作的角度解析AI的应用现状、使用边界、伦理考量,结合AI学术不端的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在学术写作中合理、合规、合伦理地使用AI,帮你培养学术诚信意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把握学术伦理作为开启学术之路的钥匙。
四、AIGC融入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周建芳 四川师范大学
讲座时间:3月19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周建芳,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研究馆员,长期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两部。主持建设的MOOC《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累计选课人数超过15万。另有3门知识付费课程入住中国大学MOOC名师专栏。
内容简介
通过具体案例呈现AIGC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诸多场景下的应用探索,从内容的角度揭示AIGC融入数据素养教育中的路径逻辑。另外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教育评价等多个角度探索AI助力包括数据素养教育在内的教育创新。
五、群体智慧时代:基于AI智能体的信息素养教育
龚芙蓉 武汉大学
讲座时间:4月2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龚芙蓉 管理学硕士 武汉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建设MOOC课程被教育部授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编“珞珈博雅文库”规划教材《信息素养与实践》,出版专著《检索力:打破信息差的科学方法》。并主持建设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内容简介
1、AI赋能的课程教学趋势
2、AI信息生成风声水起,检索何能?
3、自建AI智能体及知识图谱课程介绍
六、竞赛类信息素养活动主观题设计与效益评测
李修波 山东大学
讲座时间:4月23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李修波,男,副研究馆员,MLIS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山东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科服务管理工作,著有《现代信息检索》等著作3部,学术论文近40篇,学术小品20余篇。承担教育部、CASHL、山东大学等各等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10项。受邀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CALIS、CASHL、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等举办的专业会议或信息素养大赛上担任主讲人或评委30余次,“评师网”评出的山东地区最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之一。
内容简介
报告从信息素养竞赛中的主观题设计入手,深入分析其题型、难度、内容等关键要素,探讨主观题在考察参赛者在信息知识掌握、信息处理技能、信息意识提升及信息伦理理解等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对主观题的实际成效及其效益进行评估。目的在于为参赛者提供高效的解题策略,为组织者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从而有效提升信息素养竞赛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七、以赛促学: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王一 四川师范大学
讲座时间:5月14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王一,馆员。四川师范大学《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数据素养:思维与训练》课程主讲人之一,参与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第二名。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出题人之一。
内容简介
信息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师生共同面临着“学以致用”与“用以促学”的双向挑战。报告聚焦“赛学融合”的协同创新路径:从教师视角揭示如何通过竞赛机制优化教学设计,构建“能力培养-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从学生视角解析如何借助赛事场景锤炼信息检索、创新实践与伦理决策能力,实现“赛场经验→学术竞争力→职业发展”的成果转化。
八、提升信息素养,助力学习生活
蒋秀英 枣庄学院
讲座时间:6月18日19:00
讲座受众:学生/教师
专家简介
蒋秀英,硕士,教授。主要从事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首位编著专业教材3部,主持完成省、校教学改革项目12项,省、市科研项目4项。先后在各级专业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8篇,其中12篇被EI/CPCI收录检索。
内容简介
什么是信息素养?
为什么要提高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检索能力(传统信息检索和 AI 工具应用)
信息伦理与信息安全
学习、生活相关应用
讲座参与方式
电脑端在浏览器地址栏粘贴地址:https://applpyhdp099631.h5.xiaoeknow.com/,进入页面后通过微信扫码可直接参与,无需注册。
手机端使用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主页。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
支持单位:北京智信数图科技有限公司